【舆情热点】中山大学南校园突然全面封校,网友吵翻!
发布时间:2017-04-10

一、舆情概述:

近期中山大学加强了南校园、东校园的管理,要求师生进出教学楼时自觉出示校园卡或学生证。其中,4月6日下发的《关于加强广州校区(东校园)公共教学楼出入管理措施的通告》提出,4月10日起加强东校园公共教学楼的出入管理,教学楼凭证进出。

这一“限外令”,引起了热议。有人不赞同,认为“这么多年来,中大校园是周边住户欣赏中国美丽校园的地方”。也有人表示支持,大学校园主要是教学场所,现在反倒成了公园,每天大量的校外人员进入,有的大声喧哗嬉戏打闹,随意践踏草坪,甚至衣衫不整,影响了大学形象,校园教学、科研和安全秩序

 

一些想进入中大校园的市民,被学校保安告知“持有学生证、校园卡等有效证件,才能通行”。

 

二、舆情热议:

1、反对派:

@秦文纲:多想想牛津剑桥耶鲁。。。。一流大学不是关起门来办的。

@晶胖小清新:强烈建议,持有学生证(所有高校的学生证)也可以进~

@蓬山此去:附近居民很遗憾。

2、支持派:

@李超:大学首先是教育机构,要实现它教书育人的目标,其次才是社会公益场所(包括出现灾难的紧急避难所,有限对外借书等)。现在总有人觉得自己是公民,有纳税就什么地方都要去,外交部会让你随意出入吗?全国人大会让你随意出入吗?人家有正经事要办,不能让你进去折树踩草遛狗。还有个新问题,很多社会流氓混在群众中,进校园打架斗殴盗窃抢劫强女干偷拍,严重侵害了师生利益,让校园人人自危,这笔帐你们谁算?谁为校园安全出过一份力?你去巡逻过,还是你捐助过?你没有为它做过贡献你为什么厚着脸皮让人家供奉着你?所以,我们要多了解情况,将心比心。

@漁斗:为了保障校园安全,每一间学校都应该有相应的限外令。

@依然:说牛津剑桥的,你社会文化素质治安水平达到那程度了么?你就想象一下以现在的治安,你家孩子住的大学什么人都可以进,你怎么想?

@Little:剑桥的校园根本不让人进到里面。只有持有学生证,工作证的人才可以,慕名而去参观旅游都不让进,只能是在门外拍照片

@Cass:如果影响了学校师生的学习和工作就应该限制,本来就是学校,恢复其基本功能无可厚非。

3、更有人提出建议——

@ftmn:从管理的角度,限制无可厚非,但是也要人性化,武大校园的樱花,接受网上预约前往,中大可以参照之。

三、舆情监测数据

1、地域舆情图

“中山大学”舆情的分布中,地域热度最高的是广东省,地域舆情辐射圈呈现最大范围显示。因为广东省为该校的所在地,所以地域舆情声量是最高的。除此之外,河南省、山东省、北京市、湖南省等中部地区的地域舆情也持续走高,相对而言,此次舆情分布中部地区的地域舆情声量低于东部沿海地带和西部。

2、舆情受众分析

 

“中山大学”的舆情受众,年龄层主要集中在1924岁,占比45%,其次是2534岁,占比28%,排在第三的是3549岁,占比13%50岁及以上的人数占比最小,青壮年成为该舆论的主要推动者。从男女性别来分析,男性占比53%,女性占比47%,就比例来说男性远高于女性,男性对于政治话题的关注热情比女性高。

 

3、舆情热词

 

 

 

对南方都市报发表的《中山大学南校园突然全面封校,外人勿入!网友吵翻!》相关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关键词“校园”、“中大”、“岭南大学”、“大学”等字体最大,颜色最深,是该舆情的核心与重点。在词频图中“校园”出现了37次,出现频率最高,是全文的中心词。

 

关闭南校门的原因:

    大学校园是否对外开放,此前在国内已引发了多次讨论。大学校园“限外”已有先例,例如清华、北大、厦大等国内高校加强了校园管理,上课期间不开放、节假日登记身份证入内或常年(固定时间)限定入校人数。

    此次中大“限外”导火索是近期校园内发生几起校外人员冲击课堂的事件,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师生安全。因此,校方决定加强南校园、东校园管理,师生及办事人员凭借有效证件出入校园,以保障师生安全、正常教学秩序,营造良好的宜教、宜学环境。

     “人才培养是大学办学的根本目标,因而校园管理要紧紧围绕这目标,确保校园有序、师生安全。”中大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加强校园管理并非“一刀切”不允许所有人进入校园,广大校友、正常办事人员等凭借校友卡、工作证等有效证件,可顺利通行。

四、舆情总结

从舆情的应对角度来说,中山大学关闭南校门之后,不少网友吵翻,负面舆情也随之而来。其实关闭校门是不是对的,单凭网友的观点无法得出结论。网络舆论的传播和现实舆论场不同,常常是各种真实与非真实信息、理性与非理性意见、正确与不正确观点相互混杂,不仅缺乏必要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而且对网民及社会與论本身也会存在着误导。再加之网友参与评论的门槛低,社交网络对于互动性的强调,这就更加是的网络言论不理性化,谣言容易煽动并且引来极大的关注。

 大学校园是否对外开放,此前在国内已引发了多次讨论。大学校园“限外”已有先例,例如清华、北大、厦大等国内高校加强了校园管理,上课期间不开放、节假日登记身份证入内或常年(固定时间)限定入校人数,其他相关学校的行为却没有得到像中山大学一样的负面评价,原因也是由于之前中山大学一直对外开放,突然之间的转变和落差心里让网友无法接受,面对网友大批量的吐槽,中山大学应该在事后做好信息的公布,把关闭校门原因等如实告诉公众,这样才能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从中山大学此次的“封校事件”来看,高校在突发事件后,要加强信息发布的能力,快速反应、掌握舆论引导话语主动权、主动设置媒体的议程和公众议程,而不是被动地被媒体议程和公众议程前者走。通俗的讲就是早说早主动,晚说就被动。其次要做到快速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必然要强化信息源责任、信息核实、负责表态、口径一致等一系列环节,在实际的操作中把好每一个关口。只有快速反应、及时发声,准确回应,才能让高校在日益繁杂的互联网舆论市场掌握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