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云南地震“浑水泡面”事件
发布时间:2014-08-07

 

浑水泡面事件

 

起因

 

20148316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4日,乐思微博舆情监测系统“云南昭通地震”专题监测数据预警,当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发布微博“云南鲁甸震中龙头山镇食品匮乏,救援人员用浑水煮面”,并配以图片。此微博一经发出立即引发其他媒体关注,事件舆情热度迅速升温,微博内容和图片被各大媒体转载。@人民日报、@人民网、@央视新闻等不少主流媒体都对其加以报道。

 

浑水泡面事件

 

质疑

 

但同时也引发网友质疑其真实性,认为军队不可能没有净水设备,让士兵喝浑水,图片可能是摆拍,“浑水泡面”微博下面纷纷留言“求辟谣”。而一些媒体和媒体人也质疑图片真实性。

 

至此,“浑水泡面”新闻真实性以及由此延伸的关于救援部队的后勤保障问题都引起了网友热议。

 

85日,新京报也抛出疑问“‘战士泥水煮面’引热议,救灾者咋解决吃水问题”

 

 “辟谣”

 

面对不少网友和媒体的疑惑,52227分,@环球网进行“辟谣”,称“救灾部队:浑水泡面不属实,勿轻信伤害前方士气”,环球报记者向前方救灾部队求证得知“浑水泡面”是假新闻,一名前方救灾部队的负责人表示,前方救灾部队携带有净水设备,不会胡乱饮用不卫生的水。

 

浑水泡面事件

 

与此同时,微博认证为媒体网站军事记者、评论员的@孙礼纪事也发布长微博“比污水更脏的是宣传造假——谈救灾部队浑水煮面”,微博内容直指“浑水泡面”新闻造假,批评央广之前报道,称“宣传工作者的老毛病——摆拍,造秀,最终好心办成坏事。如果不是拍摄者故意的组织,你让一群精疲力尽的士兵,端着泡面看着一盆毫无沸腾之意的脏水围成一圈站着?”

 

一时之间,众多网友群起炮轰央广等央媒制造假新闻,暗讽其宣传手段落后,有的甚至认为部队也参与宣传造假。

 

央广反击

 

@环球网和@孙礼纪事“辟谣”的相关内容被广泛转载之后,6日凌晨1时许,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记者@王小米粒儿对网友的质疑和一些媒体的“辟谣”进行反击,称“浑水泡面”一事属实。

 

浑水泡面事件

 

6620分,@中国之声特别报道部转发@环球网“辟谣”微博,并评论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6641分,@中国之声特别报道部再发微博称:浑水煮面发生具体时间是84日,发生地点为震中龙头山镇的龙泉中学。原因是当时食品匮乏,只能吃外面输送进来的泡面,地下水和自来水因为地震,水质比较浑浊,目前救援人员只能用浑水泡面做饭。央广记者李腾飞亲眼看见,部队要求只吃面不喝汤,他和同事都吃了。

 

随后,@中国之声,也在微博上声援。

 

 @环球网和@孙礼纪事致歉

 

6925分,环球网要闻部副主任郝珺石@paingod发布微博致歉,称“部队确实吃了浑水泡面,后勤是当地组织的,不是部队做的饭,浑水是自来水,放了消毒药片。向在前方的中广网记者和腾讯拍客道歉;错的是我,我取的标题轻易的否定了一切,部队不会吃浑水面是常识,但吃了浑水面也是事实。只有在中国,救灾部队才会吃下老百姓给煮的浑水面。”

 

随后,@环球网删除相关“辟谣”报道,而@孙礼纪事也相继发布微博致歉。

 

央广回应“致歉”

 

@中国之声特别报道部转发郝珺石的致歉微博,并评论:散了。关注灾情吧。

 

@中国之声则再发微博:我看到了你的道歉,但新闻不是这么做的——关于所谓浑水煮面的“假新闻”。道听途说绝对不是一个负责任新闻媒体的操作方式。我们本无意与无知言论纠缠,但谣言的传播会造成公众对灾情和前方物资情况的误解;虚假新闻四个字对记者是奇耻大辱,真实是所有媒体都应坚守的底线。微博同时配发@环球网已经删掉的“辟谣稿”的截图。

 

之后@中国之声再发布了数条微博,对事件进行评论。

 

 图片真相

 

“浑水泡面”属实,图片拍摄于84日的龙头山镇龙泉中学,是当地群众在给养难以进入震中的救灾初期自发给部分救灾人员所煮。

 

据新华网等媒体相关调查报道,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武警云南总队官兵立即携带各类物资装备向震中进发。随先遣队第一批进入震中的武警昭通支队政治处副主任胡河说:“山体滑坡,道路严重堵塞,距离龙头山镇还有十几公里,车没法开了。全体官兵奉命轻装徒步前进,随身只带了一点矿泉水和干粮。到达后忙着救人,没来得及、也没有条件吃饭。”武警云南总队宣传处副处长罗祥富回忆说:“3日晚上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救人是第一位的,我们只能半路扔下车、扔下给养,只求早一点到达灾区。”

 

地震发生后,龙泉中学聚集了来自解放军、武警、边防、消防、特警等多方救灾人员,龙泉中学老师和部分村民留在这里当志愿者,浑水正是志愿者们为救灾人员所烧。杨云翠是当天的煮饭者之一。“看官兵们太辛苦了,我们着急,只能烧开水泡面,就用学校食堂的锅搭了两个临时灶台。方便面有官兵自带的,也有我们学校的。担心水不干净,我还特意往锅里加了很多生姜。学校里有些白菜,本来我切了要炒,看到大家太饿了,顾不上,也直接放水里煮了。”她说。而志愿者蒋虹秀说:“4号早饭和午饭的水都是浑的,到了晚饭时就有从外面拉进来的干净水了。”

 

事情至此,仍有一小部分网友质疑浑水泡面的真实性。但更多的是讨论我国救灾部队后勤保障跟不上以及媒体之间反反复复、相互猜疑,导致新闻真真假假的问题。而不少媒体也发表评论,对整个事件进行点评,大多最后都点明了一个事实:目前救灾才是首位。

 

后续媒体评论:灾情才是救灾报道的首要内容

 

@央视评论员

 

救灾官兵浑水煮面,乃艰苦环境下事急从权之举,确是事实。相关质疑缺乏事实基础和实地调研,辟谣变传谣,非专业媒体应有操守。大灾当前,缺水少粮在所难免,万众一心是关键。黄金救援期未过,群众安危比天大,分秒必争刻不容缓。小道消息走不远,喧嚣沉淀总见真。灾难面前,请勿添乱,让谣言远离灾区!

 

北京晨报

 

我们更需要获得来自震区的真实的和抗震救灾有关的消息,而非传闻轶事,后者会将注意力引入歧途,衰减救援的信心,更是对震区生命的不敬。

 

在地震突发状况下,震区供水不能保证,临时出现这样情况其实在情理之中,但是为这条新闻的真假拉锯,在这场生死营救中就显得很不合时宜了,这无疑分散着人们对地震救援主旋律的关注。幸好从第二天开始,就从离学校不远处找到了相对清洁的水源,水厂也恢复正常生产,现在的自来水和瓶装水都有了保证,相关新闻报道者也出来致歉,至此,彻底终止了这个新闻的发酵。

 

兰州日报

 

在突发事件的特定情境下,“浑水泡面”除了证明战士可敬之外,本身不应做“后勤保障有问题”之类的过度阐释;而且,所谓浑水,也是放了消毒药片的自来水,绝非拿战士健康开玩笑。“救人要紧,浑水也会吃”的那种境界,非亲身经历紧急时刻者所不能理解也。没有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的媒体,对此提出某种质疑,本身可以理解;但是,未加证实动不动就自摆乌龙斥责别人“假新闻”,不得不说,是太想在海量的救灾报道中抢公众的眼球了。

 

本来,媒体的救灾报道应该专注于灾情和灾民,如实地呈现,专业地解读,尽量给受众提供更多有价值、有帮助的信息;但是,很多媒体却将这样的灾难,当做了提高自身影响力的绝佳机会——灾情仿佛不是主角,自己才是主角。一旦救灾报道加入功利化的追求,媒体就可能为了让自己在海量报道中脱颖而出,去搞些或者耸人听闻或者极尽煽情的报道,争抢公众的眼球。

 

点评  

 

整个事件如同一出戏,央广记者大概也不会想到,报道“浑水泡面”竟然会引发如此大的波澜,本想宣传救援人员救灾不易,岂料却被怀疑是假新闻,而最终变成两大央媒相互撕扯。在乐思舆情监测系统网友评论数据库,到处是网友在为这些一线救援人员奋不顾身的精神感动;为他们喝下这碗浑水可能带来的健康问题而揪心;质疑部队后勤保障的声音。

 

地震发生,媒体本该专业报道灾情,因为网友的质疑,对“浑水泡面”一事进行求证可以理解,而作为救灾部队负责人,在没有完全掌握实情时,以“不会让战士吃不干净水”的常识否定“浑水泡面”,也可以理解;但是,环球网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同属于权威性央媒,环球网在求证相关救灾部队负责人之后,是否也应该求证一下“浑水泡面”新闻的报道者,只要向央广记者稍稍求证,后面就不会出现如此戏剧般的波澜。对于之前一些网友和媒体的质疑,两家媒体甚至可以继续报道,为一些疑惑的网友和媒体解答新闻图片背后的真相。而不是在救灾报道面前,如此不堪地“掐架”。“浑水泡面”一事尽管属实,但央广记者早在最初报道之时,就应该对图片背后内容进行说明,而不是简单的发布。

 

在媒体相互撕扯的过程中,众多网友,不管是名人还是非名人,其态度也随着媒体报道的反转而进行180度的反转。不论是一开始的质疑,还是随后态度的一系列反转,都凸显了我国目前社会的浮躁,才会有“浑水泡面”不被大部分网友认可的情况发生。

 

灾难面前,我们应该众志成城,同心救灾。媒体应该专业、真实、负责地进行救灾报道,而民众也应该尽自己应尽之力支援救灾。

 

扫一扫,获取更多热点事件舆情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