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改革新政舆情解读
发布时间:2014-07-31

730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意见》明确,我国将逐步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这标志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籍管理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

 

户籍改革新政

 

文件解读

 

第一,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区分,蓝印户口将成历史。

 

第二,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人口500万以上城市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达到分值就可申请户口。

 

第三,建立居住证制度。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它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的,在居住地申领居住证,符合条件的居住证持有人,可以在居住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第四,结合随迁子女在当地连续就学年限等情况,居住证持有人逐步享有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资格。

 

第五,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建设和完善覆盖全国人口、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标识、以人口基础信息为基准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

 

第六,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引导农业转移人口依法、自愿、有偿的有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现阶段,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

 

第七,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的随迁子女教育、就业失业、卫生计生、社保医疗、养老保险、社会救助等权利的享有。

 

第八,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

 

舆情热度

 

户籍改革和民众生活息息相关,30日国新办发布户籍改革意见,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31日各大报纸头版头条几乎都是“户籍改革新政”,而各大网媒亦对此事纷纷进行转载和报道,网友在论坛和微博上对《意见》的讨论也是如火如荼。仅仅在新浪微博上,截至31日下午4时,“户籍改革新政”和“户籍改革”微话题阅读量就达4790多万,微博讨论数达2.6万多条。

 

户籍改革新政

数据抽取来源:乐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媒体评论

 

人民日报:下好户籍改革一盘棋

 

户籍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兼顾的因素多、统筹推进的难度大。人口众多、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如何平衡?许多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政策长期与户籍直接挂钩,如何剥离?各类群体发展愿望和利益诉求多元多样,如何协调?这些深层次矛盾,决定了户籍制度改革既慢不得、也急不得。充分考虑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东中西部地区的不同实际,考虑人口规模、综合承载能力的不同情况,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扩大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我们必将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符合城镇化客观规律的户籍管理之路。

 

新京报:取消农业户口,让平权时代来临

 

中国再无“农”和“非农”的区别,户籍改革迈出了至为重要的一步,但在转换称呼之外,更要加速推进“农”和“非农”背后附着的权利和福利的真正平等化。

 

同一个国家里的公民,诸多个人权利应生而平等,而不能因出生地的城乡之别,某些人生来就是“二等公民”。取消农业户口拉开了“平权时代”的序幕,但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平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平权时代”何时真正来临,要看传统“农业”身份者的具体感受和权利变化。

 

光明日报: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户籍改革关键

 

一个首要的问题是,取消了农业、非农业户口的区分之后,如何真正打通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关系到城乡居民的福祉,也考验各级政府的执行力。一旦推进迟缓,或者难以落实,必将损害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从而动摇好不容易形成的社会信任。

 

其实,作为一种社会管理的手段,户籍本身并无高下之分,其吸引力往往在于附着在户籍之上的诸多福利。正是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诸多基本公共服务的差异,才导致了城乡居民在权利上的不公平。而要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让每一个民众都能分享公共福利,并非一蹴而就。(胡印斌)

 

北京青年报: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是利益分配

 

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中附加了过多的社会管理功能,从社会保障到教育、医疗、住房等福利待遇,往往都与居民的户籍有关。户籍利益无处不在,户籍也因此失去了本来面目,成为社会福利待遇的载体。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这一改革的难点就是,如何逐渐剥离与户籍相挂钩的诸多社会福利,推动实现公共福利均等化。这次户籍制度改革目标之一,是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这1亿人口目前已经基本工作生活在城镇,如果其他经济社会配套未能有效衔接,仅将他们的户口一元化,这样的户籍改革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会被群众接受的。

 

此次户籍改革能否顺利达到目的,取决于各种配套措施及社会福利能否普惠新来的落户者。即将落户于城镇的1亿人,他们需要享受当地各种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以及子女义务教育等。公共福利均等化的实现,是户籍制度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一次重大的利益再分配。政府的财政投入则是实现这次利益分配的主要保障。(樊大彧)

 

网友观点梳理

 

质疑改革目的,农民或将失去生存的土地

 

@张京京不是张津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变为国家所有,农民对于宅基地和土地最后的一点占有权和使用权也要被剥夺。当农民也要被下岗。以后最惨的职业不是下岗工人,而是下岗农民了!

 

@饭可可心:把农民撵到城市买房,然后将农民的土地收回,承包给种粮大户批量生产。农民进城得买房,房子有人买了,又有地可以卖了。大中华,我呵呵。

 

@coming2you:熬了那么多年的农村户口,这几年慢慢有点价值了,现在却突然给取消了。下一步该是收回土地使用权和永久宅基地了吧?果然谁都没有国家机器精明啊。

 

@愚人花季: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性质户口 依旧保留农业转非,是不是要农民把农村土地腾出来还给政府,用于商业开发。人口集中无非是便于管理和节约土地。对农民的好处是什么呢???农民本来不属于城市,要城市户口有什么用处,没房没地怎么立足!

 

质疑改革结果,改革恐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JENNY6620:中国目前的现状不足以支撑户籍改革。农村户口的自留地去哪儿了?城市的医疗、教育又何如应对农业户口的进入?

 

@楊二哥是楊二哥不是楊二狗:意义不大,就是换了个包装——城市居民歧视农民工、本地人歧视外地人的现状不会改变。就算摘去了“农业居民”的帽子,农村居民只会少了保障,不会多了尊重。

 

@死海的帆:赞同这种关于人的价值判断上的、形式上的进步(户籍制度本身并不构成价值判断,政治上、经济上的地位才起决定作用),但更警惕现实中借城镇化而演化的圈地运动,到那时,农民除了城镇户口外真得一无所有了!

 

@海安陆小养:改革后,农民的土地归誰所有?51.1万亿有多少能交到农民手里?如何保证中间没有黑手吞金?监察是否该加强力度?现有的社会保障下农民是否真的能享受到与“城里人”同等待遇?一堵墙可以阻挡所有魑魅魍魉么?

 

农民需要土地,不想被城镇化,改革于他们无益

 

@斑竹棍:我就是农民,并且不想被城镇化

 

@小霜_Grace:你觉的让农民农转非是对他们好,其实很多农民根本就不想转成城市户口,这意味着补贴就没的了。

 

@心静自然凉是不:变相欺压农民,户籍改革是改革落户政策,现在变成了农业和非农业取消,农民没土地,去城里要饭吗?

 

@幸福依然还在A:天朝政府天朝说了算,我们这些农民算什么,征求过最底层人民的意见吗,唯一经济来源没了,以后是不是还得没收土地…

 

赞成改革,孩子可以不用因为户籍原因而无法继续在异地上学

 

@娜娜正在努力中:别的先不说,至少解决了那些非城镇户口落户民众孩子上学的问题,他们不在为孩子上学而伤透脑筋了!!!

 

@活宝是个犟拐拐:必须这样,不然会有太多冤枉钱!

 

@蓝言fan: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性质户口 赞成取消有多少人因为户籍被歧视,有多少小孩因为户籍不能好好上学,这些都是问题!需要公平,要解决……

 

@水甁座的雲: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性质户口,赞成取消,这样上学的孩子就不用为了择校而苦恼,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 。

 

舆情点评

 

不少网友都在质疑改革,一方面是因为改革过程存在太多不安定因子,改革监督机制是否健全,是否会有人借此贪污腐败,相关公共服务能否真正惠及农民等都值得担忧;另一方面,则是担忧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之分后,原是农业户口的人是否会失去土地、失去宅基地,土地可以说是农民的生命,即使在《意见》中明确提到“现阶段,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仍有不少网友担心会出现“圈地运动”,使得农民失去土地而又没有保障。

 

究其根本,是国家在出台相关政策意见后,能否认真有效落实相关意见内容,警惕下属部门不按章行事,确保改革达到预期效果,确实惠及百姓,而不是让改革沦为地方政府掠夺农村土地资源的工具。

 

扫一扫,获取更多热点事件舆情报告

分类: 政企热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