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无人机表演时现“乱码”事件舆情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10

 

一、舆情概括:

 

5月1日晚,各地游客汇聚在西安城墙南门,等待一场由1374架无人机表演的飞行秀。不久前,该无人机飞行表演在排演时,荣获了“最多无人机同时飞行”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然而当晚,上千架无人机却上演“尬舞”,本应出现在夜空的图案和文字,却呈现一半是乱码的场景,此事引起网络热议。

针对5月1日西安无人机编队表演失误,5月6日下午,广东亿航白鹭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航白鹭”)在其官方公众号和官方微博做出回应,称经核查部分无人机的定位及辅助定位系统在起飞后受到定向干扰,造成其位置和高度的数据异常。对于现场无人机编队表演环节未能圆满呈现,亿航白鹭深表歉意。

亿航白鹭方面表示,此前4月29日,在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的全程公证监督下,成功挑战1374架无人机编队飞行,并荣获了“最多无人机同时飞行”的吉尼斯世界纪录TM称号,达到预期表演效果。

 

二、舆情监测大数据

 

1.传播趋势

 

本次西安无人机表演时现“乱码”事件”截至目前整体舆情处于波动状态,舆情在5月6日开始相关媒体信息数量不断升高,在5月7日相关媒体报道超过900篇,此后舆情趋势逐渐下降,趋于平缓。

 

2.新闻网站TOP10

 

截至目前参与报道的新闻媒体TOP10包括今日头条、搜狐网、百度、一点资讯、新浪、腾讯网、凤凰网等多家有影响力的网站。其中,排在前三的是今日头条、搜狐网和百度,相关信息分别为100条、48条和42条。

 

3.微信作者TOP5

 

截至目前微信作者发布微信数量排在前五的分别是莆田仙游那些事、陕西交通广播、陕西新闻广播、无人机世界、周秦汉唐大历史。

 

4.总体传播媒介分布

 

乐思软件舆情监测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此次舆情监测媒体构成类型中,排在采集来源榜前三位的是新闻、微信和APP。新闻是重要的信息传播平台,数据量达到647条,微信和APP分别为358和156条。

 

三、舆情热议

 

1.觉得没必要吐槽

@幼稚没糖吃:搞不懂你们酸什么酸,政府花钱吸引游客,赚旅游gdp怎么了,出问题也很正常啊,春节元宵节西安也都有无人机表演,效果很好,为什么要酸呢

@岩鸣杨子:看过后来的视频回放,表演效果还是可以的呀,是不是只有回收的时候出现了问题。

@X99235:现在的无人机没信号以后会自动匀速下落的 不会全摔坏的

@苏桃喜:能开始就是成功 毕竟 掉下来也挺好看

@饭克李夫:这么多无人机,操控是大问题,外加信道干扰等因素,这都属于正常范围

@瑞雪烹梅1120:看的人太多,手机没有信号,电磁环境比预演时复杂,抑或被恶意干扰。

 

2.觉得技术还不够好

@你好吃吗:这种大规模无人机群不靠gps定位,间距太小了cps的精度不够

@小狼zc:正常情况下也是一架一架下落的啊,目测应该是两个板块不同步,没有同时到位导致没有形成阵型导致的。没表演成功确实很可惜。

@土木年华hhf:亿航的产品不行,牛皮吹的震天响。还是大疆务实,几乎垄断了民用无人机市场。

@hikaru__h:不光是GPS不准,掉高是流淌在Ghost2.0 血液中的基因,现在才让大家看到看来已经用尽了人品

@董晓龙:很多人一提无人机,就想起大疆。实际上,这次出事的是亿航。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这个品牌的垃圾产品。

@共和兄弟会:确实失误太多,朋友去现场看了,就发现不对劲,怎么字都只有一半

 

、舆情应对建议

 

团体

1.需及时发现网上负面消息,收集分析,准确把握事件的发展趋势(建议使用舆情监测系统监测,如:乐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2.在事件刚开始发生时主动快速查清事实、了解真相,并组织人员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需及时网络上发布相关消息公布事件真相,及时处理事件并信息透明化。

 

个人:

1.要有冷静客观的判断,积极参与讨论。

2.关注事件最新进展,多从不同角度思考,能提出自己个人的观点。

 

五、舆情分析

 

据悉,该表演项目共花费财政资金1050万元。主办方并不否认表演有失误,但有关人员强调,1050万元不仅仅是5月1日演出当天的费用,还包括申请吉尼斯纪录的费用。

利用无人机进行表演,算得上新鲜事物。一千多架无人机在夜晚同时升空表演,拼出特别的图案,有技术含量,也有震撼效果。不过,暂且不论表演失误原因如何,政府部门出资挑战吉尼斯纪录之举,显然值得商榷。

首先,政府主导难脱“劳民伤财”的观感。这种活动,需要动员多方力量,动用纳税人的大笔公帑,看起来轰轰烈烈,媒体全方位报道,而实际上民间及网民吐槽不少。事实上,在拥有强大动员能力的情况下,我国任何一级地方政府只要有需要,打破“人海战术”或大撒金钱式的吉尼斯纪录,几无难度。问题在于,政府主导挑战吉尼斯纪录,必要性何在?

其次,吉尼斯纪录正能量日渐式微。其收集的各种“之最”,从最初的有意义、有价值,早已滑向无聊、奇葩、重口味。多年来,在中国创造的吉尼斯纪录,绝大多数是拼数量、拼规模、搞人海战术,满足了国人贪大求全、好大喜功的心理,根本没有什么独特性、极限性和创造性可言。

吉尼斯世界纪录,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英国,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央视引进,并迅速风行全国。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诞生的吉尼斯纪录,有从民间举办转向政府走“搭台唱戏”的趋势,许多“贪大求全”纪录诞生的背后,都有政府的影子,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文宣动员,都能发现政府的“有形之手”。西安的这次挑战活动,只是最新案例而已。

说到底,吉尼斯纪录是英国人发现的一门生意,它利用了人们的好奇心,收集这“最”那“最”,通过发行书籍、影像资料、广告及其他授权等方式获取利益。为把生意做大,吉尼斯官方自然乐见有政府直接举办相关活动。但是,改革开放30多年,国人视野越来越开阔,越活越自信,完全不需要通过日渐没落的吉尼斯纪录来刷存在感了。政府应该顺应民意,避免为吉尼斯的生意背书,拒绝做吉尼斯纪录的挑战者。(人民网)

为庆祝节日,为招商引资,为吸引游客等而进行一些表演活动当然是好的,但前提是不能过于劳民伤财,尤其在经济还不是特别富裕的时候,更应将更多精力和资源放在民生和经济建设上。

 

 

网络舆情时代

 

乐思网络舆情监控